


世界語言知識當前位置:首頁 > 語言博覽 > 世界語言知識 >
與中華文化親密接觸的菲律賓“中國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 發(fā)布時間:2019-02-18 14:17:16 | 瀏覽次數(shù):
中新社馬尼拉2月16日電 題:與中華文化親密接觸的菲律賓“中國年”
中新社記者 關(guān)向東
一連兩日的菲律賓千島詩社三十五周年慶,菲國華語詩人與訪菲中國詩人韓東切磋華語詩歌,為充滿人文情懷的菲律賓“中國年”收官。
在菲律賓,“中國年”(ChineseNewYear)是印在日歷上的節(jié)日。從總統(tǒng)府到中國城,從公立學校到孔子學院,大年初一到初十,天天都有“中國年”的節(jié)目上演。
大年三十,杜特爾特從總統(tǒng)府發(fā)出賀詞向華人拜年,祝愿新的一年給菲律賓華人社會和整個國家?guī)硐M?、鼓舞和更多成績。他表示,菲律賓和中國之間的友誼與合作為兩國帶來更大的繁榮和經(jīng)濟增長,“希望未來面對挑戰(zhàn)時,能夠更加和平與相互理解”。
大年初一,馬尼拉中國城舉辦了“金豬報喜”大游行。舞龍舞獅隊鑼鼓喧天,華校學生管樂和鳴……身著紅色唐裝的馬尼拉市長伊斯特拉達站在游行花車上,向市民揮手致意,撒糖果、派紅包。不少菲律賓民眾舉家穿著紅衣來到中國城,參與新年活動、品嘗中國餐。
“中國年”也是菲律賓民眾與中華文化親密接觸的日子。
由菲律賓亞典耀大學孔子學院與中國伙伴出品的學術(shù)紀錄片《蘇祿與中國》,大年初一在杜特爾特總統(tǒng)的故鄉(xiāng)棉蘭老島首府達沃首映。
紀錄片以600年前蘇祿王國國王親率艦隊出訪中國,與永樂皇帝結(jié)下深厚友誼的史實為背景,在菲律賓古蘇祿地區(qū)、中國山東省德州市蘇祿王后裔聚居地北營村等多地,進行了歷時三年的拍攝,力求還原歷史,展示中菲友好情意。首映式吸引菲總統(tǒng)府中國事務特使威廉姆·理馬、中國駐達沃總領(lǐng)事館黎林總領(lǐng)事、蘇祿蘇丹富阿德·基蘭一世、紀錄片主線人物菲律賓國立大學歷史學系達文(DarwinJ.Absari)教授等200多人出席。
隨著中菲兩國關(guān)系的全面提升,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正成為菲律賓年輕人中流行的“時髦”。
大年初四,13歲的七年級生NoonChaunceyG.Lazare,與三位15歲學長組成的馬尼拉科學高中代表隊,在第十二屆“中國走進課堂”菲律賓中學生中國知識競賽總決賽奪得冠軍,他們從大馬尼拉地區(qū)16所公立中學1600位參賽者中勝出。這些對中國歷史、地理、文化頗有了解,對飛速發(fā)展的中國心生向往的“學霸”少年,將免費前往中國上海游覽,有望成為菲中新生代友好使者。
大年初五,位于呂宋島的菲律賓紅溪禮示大學孔子學院,舉辦了“漢語和我”主題演講比賽。2016級漢語師范專業(yè)班長裴靜姝,以流利的漢語講述從初學漢語到遠赴中國福建師范大學留學的經(jīng)歷,表達了與漢語“相識、相遇和相知”的真摯情感。她與同學們將成為新一代菲律賓本土漢語老師。
春節(jié)期間,菲華校友聯(lián)與馬尼拉菲律賓晉江同鄉(xiāng)總會舉辦第21次華文教育研習班,北京師范大學張德建教授的《永遠的蘇東坡》人文講座,成為結(jié)業(yè)典禮的重頭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