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一奇(歷史學家,原中國青年出版社副總編輯)
我曾帶孫子參觀過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內珍藏著豐富的文物國寶,如后母戊鼎等。文物數(shù)量大、門類多,去參觀一次,只能是走馬觀花。我是學歷史的,每見到一件重要的國寶,總要給孫子講點這個國寶的故事。往往一開講,就引得周圍的觀眾也聚過來聽,還跟著我們參觀……我很明白,每個國寶后面都有一些驚心動魄的故事。參觀現(xiàn)場,雖有文字、圖片展示,但多過于簡略。如果有一套書能向孩子們介紹文物,講講國寶后面的故事,讓孩子把博物館帶回家,這該多好??!
原創(chuàng)的兒童歷史百科繪本
近日讀到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劃并撰稿,由中央美院師生繪制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5冊)感到非常高興,馬上送給孫子一套,讓他好好閱讀欣賞。
從出版專業(yè)的角度看,這是一套原創(chuàng)的兒童歷史百科繪本。從選題策劃上看創(chuàng)意突出,又貼近兒童閱讀的需求。正如這套書的前言指出“這套歷史百科繪本從食物、交通、家的演變等貼近兒童生活的話題入手,突破了以往兒童歷史題材讀物從文物門類或朝代更迭為線索的寫作方式,從孩子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讓抽象的歷史概念具象化,并且不斷與他們現(xiàn)在的生活進行對照,建立起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的聯(lián)系。”讓生活聯(lián)系歷史,讓孩子熱愛歷史與現(xiàn)實生活,這是這套書策劃成功、別開生面、獨具一格的創(chuàng)意所在。
讓兒童把博物館帶回家
這套兒童歷史繪本是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劃并撰稿,由中央美院師生繪制,由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編輯精心編輯而成?,F(xiàn)已出版的五冊是《我們祖先的餐桌》《家,我們從哪里來》《大河,我們的開始》《商貿(mào),從貝殼到絲綢》《我們怎樣走遍世界》,實際是用繪本的形式,通過若干歷史故事場景,精選文物圖片穿插,結合小知識解讀,動手答題做游戲等方式向兒童講述專題文化史、生活史。內容涵蓋文明起源、家庭的產(chǎn)生以及飲食史、商貿(mào)史、交通史。如《我們怎樣走遍世界》就選講了“小小獨木舟”“騎馬打仗”“秦馳道,車同軌”“絲綢之路”“運河上的城市”“鄭和下西洋”等故事,結合文物名片,生動的畫面,動手做“水浮法指南針”等,講述了交通史故事。
一流的專家團隊、專業(yè)的繪畫高手、了解兒童又有追求的卓越編輯三結合,成功地解決了讓兒童把博物館帶回家這個難題。這套書從編輯工作角度看,準確把握了兒童讀者的特點,突出故事性,講故事通俗、生動、有趣;達到了準確普及歷史知識,解讀文物背后故事的目的;通過歷史場景感知具體歷史知識,在家長與兒童共讀的過程中,領略祖先的歷史智慧;一流的繪畫團隊,力求用生動寫實的畫風,有童趣的畫面,較準確地再現(xiàn)歷史場景,讓小讀者喜歡上歷史。這套書一問世,就受到家長、孩子的喜愛,是不足為奇的。精心的策劃,繁復地磨合,專業(yè)的團隊,多年的努力,才打造出這樣一套精品書。
通俗有趣又科學準確
這套書雖是給兒童看的,卻具有科學、準確的歷史專業(yè)水準。每本書成稿中或成稿后,都請業(yè)內的專家(史學專家與兒童閱讀專家)審讀,參與審定的專家多達七人,還請了國博的老專家齊吉祥與一位美國專家做學術指導。我也有幸終審了這套書稿。我在審讀意見中指出“要注意的是兒童認知有先入為主的特點,從小聽到的知識既要生動有趣,又要盡可能科學準確,不要過于簡單化。”這套書中選講的歷史知識,吸收了近年考古研究的新成果,如《商貿(mào),從貝殼到絲綢》中就講述了“南海一號”考古發(fā)現(xiàn)的新故事。書中還講到海上運瓷器時古人是如何打包的,方法之巧妙,也讓人感到很有趣。我認為這套書總體把握恰當,敘述流暢生動,大多數(shù)知識點講述準確,僅有三處可以推敲修改。編輯、作者也參考了我的意見,做了完善修改。我認為這套書不僅有趣味性,有知識性,寓教于樂,富有情趣,講述歷史知識時還會通中外古今,符合歷史百科專題講述的要求,更難得的是在講故事、憶歷史、看文物中滲入了正確的歷史觀,歷史思維方法的教育也讓兒童懂得幾千年來老百姓的生活才是實實在在的中國歷史。人類的生存發(fā)展,首先要解決食、住、衣、行,然后才有商貿(mào)文化活動。從小要學會熱愛生活,學會動手、動腦,珍視祖先創(chuàng)造的文明成果,這是這套書的重要所在。
從歷史開生活,視野就更廣闊
我在和這套書的責編交流時曾介紹了我的老師,著名史學大家白壽彝教授,1962年5月19日的一次講座《史學常識》。當時我在師大歷史系已讀完四年課程,面臨畢業(yè)。在畢業(yè)之前,大家都希望系主任白壽彝教授再講一次課。他講了兩個問題:一、為什么要學習歷史;二、怎樣學習歷史。他告誡我們,歷史專業(yè)知識“要學一輩子,不斷體會”“要對大家認為已了解的問題,能有進一步的說明。”他說:“人類在進步到某一階段,就要對歷史有普遍的興趣,生活中經(jīng)常遇見的問題,常常屬于歷史性問題。”“當前的生活是過去歷史的繼續(xù),對當前生活的回顧就是歷史。要對當前生活有了解,就必須把這件事放到歷史條件之中,否則沒法說明。”“書本是歷史的記載,歷史在生活中是客觀存在的。聯(lián)系到歷史,生活的內容就豐富,生活的前景就廣闊。一條鐵路,不了解它的歷史就覺得很平常,了解了歷史就會有感情……”“學歷史可以鍛煉思考,歷史的方法是主要的科學方法。”我認為這套兒童歷史百科繪本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體現(xiàn)了正確的生活史觀,這在歷史知識普及上,既是集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也在適應兒童閱讀需求上有許多創(chuàng)造與突破,值得我們珍視與研究總結。